|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词类专集 > 七言诗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七言诗

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
体。它起于民间歌谣。先秦时期除《诗经》、《楚辞》
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间
歌谣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西汉时期除《汉
书》所载的《楼护歌》、《上郡歌》外,还有司马相如
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韵文。东
汉七言、杂言民谣为数更多,如东汉末年的《小麦谣》、
《城上乌》(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桓灵时
童谣》“举秀才”(葛洪《抱朴子·审举》)都是很生
动、通俗流畅的七言和杂言民间作品。相传汉武帝曾会
聚群臣作柏梁台七言联句,但据后人考证,实系伪托,并
不可靠。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
的完整七言诗。以后汤惠休、鲍照都有七言作品。鲍照
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扩展,同
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换韵,
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从梁至隋七言体诗歌逐渐
增多,至唐代七言诗才真正发达起来。七言诗的出现,为
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丰富了中国
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褚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