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其他文学分类常识 > 南国社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南国社

现代戏剧团体。由田汉创建。南国社的起始可溯源
至1924年1月。田汉与其妻易漱瑜留学日本,于1922年归
国,后创办《南国半月刊》,刊登创作、通讯等,注重各
种艺术(戏剧、电影)的批评,“欲在沉闷的中国新文坛
鼓动一种清新芳烈的艺术空气”,出至4期停刊。1925年
田汉于《醒狮周报》附刊《南国特刊》,发行20余期中
止。1926年,田汉出于对新兴艺术──电影制作的“热
恋”,组织南国电影剧社,拍摄《到民间去》。1927年
夏田汉主持上海艺术大学校务,组织“艺术鱼龙会”戏
剧演出,成为当时的“艺坛盛举”。1928年初,田汉脱
离艺术大学,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等商定,改组南国电影
剧社,定名南国社。扩大范围为文学、绘画、音乐、戏
剧、电影五部,并创建南国艺术学院,以“团结能与时
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为宗旨。同
年夏,学院停顿,学生相依不去,遂组织师生在上海、南
京、广州等地举行二期公演,引起社会上、特别是青年
观众的巨大反响,使沪、 宁、 穗沿线充满了戏剧空气。
同时,出版了《南国月刊》。从此,南国社以戏剧运动
绽放异彩,为文坛瞩目。此亦南国社最主要的活动时期。
此期演出剧目皆为田汉创作,有《苏州夜话》、《名优
之死》、《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颤栗》、
《南归》、《孙中山之死》、《火之跳舞》、《一致》
等。《苏州夜话》中老画家父女陌路相逢的传奇性情节,
成为控诉军阀战争带给人民无穷灾难的罪证。《名优之
死》通过名伶刘振声惨遭恶势力迫害气绝于舞台的结局,
揭露了旧社会制度的腐朽与反动,在观众中唤起了强烈
共鸣。《湖上的悲剧》属于南国社“写出灵肉分裂生活
之苦恼”的代表作之一,它强烈地诅咒封建婚姻制度,两
度公演都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南归》则为南国社
抒情诗剧的代表,人物单纯,语言凝炼,以浑然一体的
诗情意境取胜。从《孙中山之死》开始,该社戏剧的内
容、形式都有较明显转变,《一致》被认为是他们戏剧
风格演变的一个转折点。这些作品已由性格悲剧发展为
社会悲剧,开始接触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
充溢着战斗的激情,富有鼓动作用,也标志着南国社的
飞跃。
《南国月刊》封面
  1930年 3月,田汉率南国社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并被选为执委。4月,发表十万言《我们的自己批判》,
总结10年来的南国运动,批判了过去的南国“热情多于
卓识,浪漫的倾向强于理性,想从地底下放出新兴阶级的
光明而被小资产阶级的颓废的雾笼罩得太深了,因此我
们的运动受着阻碍,有时甚至陷入歧途”。明确表示革
命倾向:要“对社会、艺术都有一个正确的主张”,以使
“旗帜来得鲜明,步调来得雄健”。此后,南国社于1930
年5月演出《卡门》,演出第三日遭政府当局搜查、封禁,
南国社也就此被迫结束。
  南国社在现代戏剧运动中的革新表现于:创作上排
斥人为的生理刺激,代之以日常的充满感情的实际生活,
剧中人物朴实真诚,其不幸命运易获得观众的同情;表
演上反对形式主义,提倡真实自然,注重人物的内心体
验;倡导简单的舞台装置,强调灯光的作用,以增强戏
剧对观众的想象感觉。南国社的活动使新兴话剧逐渐扩
展了阵地,培养了众多戏剧人才,对中国话剧艺术的发
展有很大影响。
                  (黄会林)